異位性皮膚炎是最近幾年很火紅的皮膚病症,患者常常會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沐浴用品,就算是強調天然無化學的手工皂也不見得合適,畢竟每個人製作手工皂的配方都不一樣,不同油脂有不同的洗感及成效,要找出對的油脂做出適合異位性皮膚炎使用的溫和手工皂需要對油脂特性有相當的認識.
家裡有小寶貝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或者自身就有這困擾的人,工具和材料準備一下,我們準備自己來做一鍋適合自己使用的天然手工皂. 再次申明,手工皂只是沐浴清潔用品不是藥品,所以不要指望這塊手工皂可以治療好異位性皮膚炎,它只能讓你沐浴後肌膚感覺比較舒適,不會再因為化學藥劑殘留或過敏而讓病症更加嚴重.
適合異位性皮膚炎使用的配方有很多種,為了讓大家準備材料方便,所以我挑選以最簡單的配方來製作.
準備的材料如下:
油品:
棕櫚核仁油,棕櫚油,酪梨油,橄欖油,月見草油
其他材料:
純水,氫氧化鈉
工具:
不鏽鋼鍋子,鋼杯,水杯,攪拌器,溫度計,保溫箱,模子等
預計開課日期: 星期三晚上8點整.
緊急通知: 因為下雨天烏雲擋住了月亮,月亮看不見草就生不出月見草油.
課程延後到星期五晚上. 等好天氣月亮看見草....
今天天氣不錯,大白天月亮就出來了,所以就...開課囉~
油品:
棕櫚核仁油200克
棕櫚油200克
酪梨油250克
橄欖油350克
以上油品裝入油鍋中加熱到50度靜置
冰純水306克
氫氧化鈉(鹼)140克
將冰純水和氫氧化鈉混合後靜置降溫到50度(需等鹼水清澈才能使用)
薰衣草精油10克
月見草油20克
模具一個準備好(壓克力模,矽膠模,飲料盒皆可,記得模具使用前要擦乾淨)
保溫箱一個
當鹼水和油的溫度都在45-50度之間,將鹼水倒入油鍋中開始攪拌.
攪拌過程中注意溫度需在40度以上,若低於40度請再加溫到45度以上.
持續攪拌至濃稠狀(手攪時間約需30分鐘-40分鐘),皂液滴在表面不會馬上消失.
皂液到達濃稠狀後,加入20克月見草油並攪拌均勻.
然後再加入10克薰衣草精油並攪拌均勻
確認攪拌均勻後即可入模,將皂液倒入模子內.
然後稍微搖晃模子,讓皂液能夠平整. 搖模子時要小心,不要打翻了. 如果打翻了即使呼叫119也救不回來~ 所以要小心搖~
皂液流平整後,即可蓋上蓋子移到保溫箱內保溫.
放入保溫箱內保溫兩天取出模子脫模,如果皂條已經相當硬即可馬上切成塊, 如果很軟就先不要切,等個兩三天比較硬後再來切,這樣才會切得漂亮.
提醒: 天氣變冷了,要做好肥皂保溫工作,否則若失溫變成鬆糕狀,真的會欲哭無淚~
訣竅: 打得夠濃稠,能夠降低失溫變鬆糕的機率.
- Oct 28 Sun 2012 18:34
異位性皮膚炎專用皂DIY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